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位置: 东营一道教育 > 一道心理 > 心理知识
栏目导航
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 
心灵之约 
心理知识 
课程快讯 
 
装逼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东营一道教育   2015-11-10 20:47:05 作者:一道教育 来源: 文字大小:[][][]

 

 

 前些天,一个叫“叶良辰”的男生为女性朋友“李汶济”出头,就大学寝室打扫的问题找寝室长“张静静”理论,两人的聊天截图被上传网络,因叶良辰的语气和措辞颇具江湖大哥气息而引发疯狂转发,充满魔性的“叶良辰体”也随之衍生。叶良辰本尊甚至也被人肉出来。

  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叶良辰的“装逼”行为。“装逼”作为一种我们很熟悉的人类行为,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那么,“装逼”装的是什么?那么为什么人会“装逼”?(PS:本文中探讨“装逼”是一个中性词汇,仅指代一种现象,不带任何歧视色彩。)

  “装逼”是什么?

  提到“装逼”,不少人脑中第一浮现的词汇是“炫富”,其实“装逼”远不仅是炫富。“装逼”,按照字面意思上理解,即“装得牛逼”。笔者认为中式恶搞英语“zhuangbility”比较生动地体现了其精髓——装作有能力(ability),不限于“才干”、“学识”之类的“能力”,也可以是获取其他事物的“能力”,比如购买力、生活环境、品味、人脉等等。总结各种类型的“装逼”,中心思想就是:我和你不同,我比你优越。总之是为了体现其所处状态的(自认为的)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在英文语境里,“snobbish”意为“假充内行、狂妄的”。也包含人们对“装逼”的看法。

  戈夫曼的“拟剧论”理论认为,社会生活是一个舞台,每人都在后台准备,在前台表演,努力向他人展现最好的自己。“角色距离”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游离”指的是不用心扮演或者刻意扮演自己的角色。“装逼”也是一种角色扮演。觉得某人“太假了”、“太装了”是由于这个人原本的身份界定和他扮演的某种角色已经不能相适应了,“角色距离”太大,用力过猛,一看就是在演。

  为何有人喜欢“装逼”?

  印象管理的策略

  人如果想和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首先需要通过管控自己的行为举止来试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来获取他人认可,这门关键的社交必修课就是“印象管理”。初次见面的人之间发生的印象往往给人最深刻的感受。如果第一印象不佳,今后如果想要改善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要付出不少努力。

  “装逼”行为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印象管理策略,展现自己的不同和优越,出发点还是希望他人能认同自己。不少“装逼”行为发生于初次见面的人之间。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通常会在他人心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首因效应”。“装逼者”会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展现自己设想的被社会公认为“有逼格”的行为、爱好、拥有的物质、品味等等,试图引起周围人对他的注意和想象力并获取认可,以确认自己在社交生活中的优越性。

  所以,有时候人们从饭局回来之后,会感叹“今天认识一个牛人,阅历丰富,通晓天下大事”,但过了几次就会不屑道“其实这人也不过如此”。

  信手拈来的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指的是,社会成员和某一社会身份建立联系的过程和结果。“身份”即“我是谁”,远不止自己的身体,还包括自身思想、地位、社会关系等等。当有人问你“是做什么的”,他绝不仅是想知晓你的职业或收入,或许他是在试图了解你相对于他人的社会地位。可见,“身份”是个人和群体互动的结果,来自于社会群体,是社会化的产物。人根据自己的行动和归属感,把自己和他人归类于相应的不同群体,形成“内群体”和“外群体”、“我们”和“他们”。人们对某一群体建立归属感后,会觉得自己和群体内其他成员共享一些特征,对该内群体会做出相比外群体更加积极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讲,“装逼”就是寻求群体“归属感”的过程。

  “装逼”的普遍,源于这种行为能迅速、便利地显示自身某方面的“优越性”。荷兰动物学家弗朗西斯·德瓦尔的名著《黑猩猩的政治》中,黑猩猩耶罗恩事实上并不比其他黑猩猩高大,但成功地通过把毛发耸立的方式,装成了比其他猩猩都体格硕大,从而引起它们的敬畏。

  人类社会也一样。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自己,渴望得到承认,以此获得自我形象和身份。“装”就是一个简单快捷的方式,可以迅速博得关注,在社交中取得优势地位。人们通过“装逼”试图把自己界定为某一“优越”群体的一份子,自认为与其他群体成员共享一种生活方式,从而接近自己理想中的身份。但优雅持续地装逼是门技术活,装逼之人不了解自己“装”的事物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收藏名画最多的可能不是鉴赏家,而是土大款,他在乎的是别人是否知道他的“爱好”,获取他人的认同。

  近年来,“伪文艺青年”的批量涌现也许也可以用这一原因解释一部分。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等是社会地位的体现。人的社会地位的提升需要时间、精力、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投入,而所谓“品味”和“精神生活”的体现却不需要这么费劲。穷游、断句写诗、看小众电影、小清新摄影......这些默认的“(伪)文青必修课”门槛较低,不需要过多经济投入或是专业知识储备。“你好厉害,说的电影我都没听说过。”此时,“装”文青成功。“文艺”本身是需要高修养和高品位的,对于“装文艺”之人,重点是以何种有效方式体现自身“文艺”,而不是为“文艺”本身注入价值。

  无论是土大款,还是伪文艺青年,“装”的社交作用远大于所“装”的事物本身的实用价值或者审美价值。要举手投足装于无形之中,持续地装下去,才能被人觉得“牛逼”,如果演技不佳,这种认同来得快,去得也快,还会带来鄙视和嘲笑。然而对于装逼之人,最大的失望莫过于失去关注了。

  就像这样:

  “他又在装逼了。”

  “让他装,别理他。”

关于一道 心理学院 学生教育 企业咨询 公益活动 联系我们
  心理培训 学习力提升 服务内容 活动公告  
  心理咨询 家长课堂 案例分享 最新动态  
  心灵之约 就学指导 企业文化    
鲁ICP备15031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