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位置: 东营一道教育 > 公益活动 > 心理夜话
栏目导航
最新活动 
心理夜话 
 
2016年5月26日《心理夜话》毛崇梅 吕 军
东营一道教育   2016-05-31 01:39:19 作者: 一道教育

时间:2016.5.26

嘉宾:毛崇梅  吕军

主持人:赵明明

主题:与人交往需要迈过自己的坎(或依恋关系与人际关系)

大纲:一、由案例探讨依恋模式与人际关系,

二、如何提升我们的人际关系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我们在电波中再一次地相遇。其实此时此刻我们与收音机前的朋友们也是一种链接,这种链接也是人际关系,只是我们是通过电波把我们连在一起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它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它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它是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几年的工作以来,不管是个体咨询或是团体辅导,我看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以及人们在关系中的种种困扰。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人们既想密切联系,又想保持距离。为什么我们和别人的关系是这个样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谈谈。

我们可以对照一下,下列三段内容,哪种内容可以描述你在亲密关系中所思、所感和行为:

A、 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不安;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B、 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 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非常亲密,而有时这会吓跑人。

一、由案例呈现人际关系

成人的四种依恋类型,第一是安全型,第二种是焦虑-矛盾型,第三种是恐惧-回避型,第四种是疏离-回避型。

  S是一位金融专业的研究生,她毕业后刚踏入社会不久,几年间尝试了好几份工作,每份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她就会开始厌倦这份工作,最终选择一个节点结束它,几次下来,就像是中了一个“魔咒”,无法安心于任何一份工作。生活中与人交往总会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想要和他人靠近的欲望,即使是与男朋友也很难做到亲密无间,与他人距离近到一个临介点就会感觉到恐怖、失控、被吞噬的感觉。

    S看起来很独立,从她分享的的成长经历来看,她的人格特征在依恋理论中属于“回避-恐惧型依恋”。这种类型的人常常被认为是“乖孩子”。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过于亲近,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她在亲密关系里将会品尝到痛苦。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L是一位性情温柔,敏感又安静的女孩,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是,与闺蜜、男友达到一定的亲密程度之后,表达感情的方式会让对方难以理解从而产生误解,常常会感受到一种事与愿违的无奈!

     而L的人格特征在依恋理论中我们称之为焦虑-矛盾型,焦虑-矛盾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焦虑-矛盾型的人的童年有着:对遗弃的恐惧。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而这个不安全并不是你在成人时感受到的某个事件,重要的是最核心、最基底的那个婴儿的体验。

       有这种体验的儿童长大以后,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心中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M是一位企业管理者,男性,事业有成,但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一种挫败感,他似乎很难维持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常常相处不久就会与对方陷于僵局,或不欢而散…

       M的人格特征在依恋理论中属于“回避-疏离型”,他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忙于各种事情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独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

        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

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的依恋期不能满足他对母亲的依恋要求,又在孩子的探索期严重地限制了他对独立和探索的需求就会培养出回避性人格的孩子,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样,但是又不能保持与异性的关系。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胁,于是就又想方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同时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他们就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盾的,既有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也有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

         其实,我们与任何人靠近都是一个冒险,因为靠近之后会担心会不会失去自我,担心会不会被拒绝,不管有着什么样的感受,无论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还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只要能够明白会产生这些担心都是自然的。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自己内心的反映,你看到的都是你自己,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迈过自己的坎,因为当我们一些事情受到严重挫折时,我们就会把这些羞辱,痛苦、悲伤冻结起来,其他的方面得到了发展,但一旦有个人不经意的掀开了你的这部份,你就会以为是他造成你的羞辱、难过、 悲伤,此时别人会觉得莫名其妙,自己觉得理直气壮。

宝宝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A型(回避型):约占20%,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2)B型(安全型):约占70%,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宝宝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燥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回来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宝宝很容易被安慰。
(3)C型(反抗型):约占10%,这个类型的宝宝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同母亲分离后,他们感到强烈的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宝宝在其它方面的行为。例如:B型宝宝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常遵守规则,也愿意学习新的东西,这类宝宝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C型宝宝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待父母的帮助,母亲刚刚回来时,他可能会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呢之间交替,而不是同母亲玩。

三、如何改善提升我们的人际关系

(一)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要则。

  人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观察问题,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一厢情愿,从上述角度观察事物,常常很难了解他人。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现象比比皆是。一切双边的、多边的人际关系冲突几乎都是这样。

  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就会发现,冲突的双方常常完全不理解对方。

  那么,想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双边关系,最大的飞跃就是改变从我出发的单向观察与思维。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观察事物。在此基础上,善解他人之意。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也勿施与人!容忍不同的观点。

这个原则是对由彼观彼、善解人意的首要注释,是处理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

(三)善待别人,同时就善待了自己。

  朋友们不妨将最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态度一条条写下来,扪心自问,而后便会想到别人同样有这些希望。

(四)永远不忘欣赏他人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理解与欣赏,得到欣赏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与奋斗的很大动力。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语,常常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当然,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赞美要注意做到适度和自然,否则过犹不及。

(五)善于控制情绪:在工作中难免碰到各种挫折和委屈、误解,这时要注意努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一些细小的人际摩擦和矛盾而动辄闹情绪、惹麻烦,影响团结,更不能因为情绪不好而影响了工作,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与人打交道,难以在工作中进行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六)树立开放心态: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果“人心隔肚皮”,“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与人说话,躲躲闪闪,讳莫如深,就容易使人产生距离感。所谓莫逆之交,相逢恨晚的人,大都是能开诚心、布公道,彼此知心者。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创造的“约哈里窗户”理论认为,人们之间交往成败与否,人际关系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人自我暴露区域的大小。每个人心里都存在四个区域: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的“开放区域”(你知我知);别人了解、自己却不了解的“盲目区域”(你知我不知,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自己了解、从未向人透露的“秘密区域”(我知你不知,隐私);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的“未知区域”(你我都不知,潜能,潜意识)。一般地说,为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总要尽量扩大“开放区域”,缩小“秘密区域”,做到多向对方袒露心扉,让别人了解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我对别人开放的区域越大,往往可以获得相接近水平的开放区域。所以,要了解别人,先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缩小秘密区,扩大开放区,自然会得到别人良性反馈和获得别人的好感。一般情况下,自我开放的区域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成正比。

  (七)倾听与反馈

  与别人谈话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听取对方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观点是传递自己的尊重的一个重要信号。不要急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人际交往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急于表白自己的观点。其实有理不在声高,事实早晚会澄清,倾听一下对方的理由,更容易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对别人的微笑,也要还以同样的微笑;在别人做得很努力、有成效的时候,要给予真心的称赞;对于下属工作中的不足,要先肯定其工作中的长处,再批评其不足,这样不容易引起逆反心理。适当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加深沟通。

   戴尔.卡耐基在《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一书中提出的六条途径: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人们内心的困扰源于人际关系的冲突,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团体的动力去化解。 ——欧文亚隆
     团体是一个微型的人际社会,团体式成长最大优势在于重现人际互动。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来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冲突、自我防御机制、人际关系模式等,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可以激活和重现早年的家庭关系模式,现实的问题和早年经历的关联是怎样的?通过这种安全、信懒、自由和保护私密的团体体验式的学习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交往模式,觉知并消除自己的内心盲点,在团体体验中获得学习和修通矫正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得创伤得以疗愈,人格获得成长。

关于一道 心理学院 学生教育 企业咨询 公益活动 联系我们
  心理培训 学习力提升 服务内容 活动公告  
  心理咨询 家长课堂 案例分享 最新动态  
  心灵之约 就学指导 企业文化    
鲁ICP备15031600号